欢迎光临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专业的全自动包装设备生产厂家

米乐app下载安卓手机不断听取客户建议并提升包装设备

APMGT-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包装机供应商


2008年神七发射升空:中国实现首次太空行走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发布时间:2024-07-11 06:15:14

  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迈向太空的一刹那,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从神一到神七,包括嫦娥奔月计划,中国人的太空步伐是迅疾的,全世界也为之动容。让世人感慨中国人不仅“站起来”、“富起来”,也逐步“强起来”。

  9月28日17时37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从1992年正式立项到变成全球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短短16年间走完了世界其他航天强国几十年走过的道路。

  “从神一到神七,数字增加的背后,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正常采访时说。

  2005年10月,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升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中国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与卫星发射相比,载人航天发射可靠性要求更高、技术更复杂、配套设施更完善。

  位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新建了一批先进完善的发射设施。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在世界航天界独树一帜。

  为了保障发射过程中航天员的安全,发射塔增加了逃逸救生滑带,建设了功能齐全的副着陆场,应对上升段也许会出现的紧急情况。

  专家点评(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发射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不但可以满足载人飞船的发射需要,还考虑到了将来发射大型空间站的需要。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中国飞船只经过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开始正式载人升空。

  得益于中国在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方面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神舟飞船的研制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从一开始即采用了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神舟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可容纳3名航天员;返回舱直径2.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

  神舟飞船还具备一舱多用功能和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能力。在返回舱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可以留轨工作半年以上,继续执行空间实验任务。

  专家点评(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戚发轫):神舟飞船的设计理念,既代表了当今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从1992年开始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可靠性指标达到0.97,承担这次托举神舟七号飞船任务的火箭,可靠性指标更是进一步提高到了0.98,是目前国内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

  与普通火箭相比,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部达到载人运载火箭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地将7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100%,其可靠稳定的飞行性能得到了检验。

  专家点评(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火箭。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将是我国运载火箭未来的发展方向。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职业——航天员。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核心。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首批航天员由14名从空军部队挑选的飞行员组成。

  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需要千锤百炼。中国航天员大队叫响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的口号,制定了“团结,自律,勤奋,奉献”8个字的队训。每名航天员都系统进行了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救生和生存训练以及心理和体质训练。

  专家点评(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和俄罗斯、美国相比,我国航天员训练工作开展的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不仅能够完全满足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具备了为国外培训航天员的能力。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飞行过程中,飞船和火箭没再次出现任何质量上的问题,参加任务的数千台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

  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恰在开舱的同一时刻,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好在北京广场冉冉升起。恰在39年前的同一天,我国第一颗爆炸试验喜获成功。

  专家点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天梦想,但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在近5天5夜、约325万公里的太空飞行中,2名航天员经历了76次日出日落,成功进行了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工效学评价、医学试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各睡了5次觉,吃了15顿饭,还与家人进行了天地通话。

  无论是在火箭发射、飞船变轨,还是在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着陆返回时,航天员传给地面的回答总是“正常”与“感觉良好”。

  专家点评(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航天员同样的落点,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不同的起点,这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从此迈入了新的阶段。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当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轨道舱,电视机前收看直播的观众惊喜地发现,他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的研制成功,是航天员能否进行舱外活动的前提。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独立研制成功舱外航天服。作为出舱活动装置,舱外航天服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价格最昂贵的“服装”。它既要能够保护航天员免遭宇宙空间环境的伤害,又要为航天员提供所有的生命活动保障和作业活动功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穿在航天员身上的飞船”。

  专家点评(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飞天”舱外航天服经受住了太空环境的严格考验,为舱外活动的实施和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屏障。

  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虽然只有短短的19分35秒,但在中国航天历史上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翟志刚首次真正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太空。

  在这个过程中,翟志刚在刘伯明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润滑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极板的实验项目。强大的地面测控系统全力保证“天地”联系畅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通信设施、照明设备、操作界面、摄像机……每一个细节都无隙可击。

  为了这一刻,航天员们训练了整整10年,中国航天人自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准备了38年,而中华民族则等待了数千年。

  专家点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出舱活动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再进一步,我国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陆基和海基航天测控网,5个国内测控站、4个国外测控站、5艘远洋测量船参加了神舟七号飞行的测控。

  今年4月发射的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为我国建设天基航天测控网提供了平台。享有“卫星的卫星”之誉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极大提高各类卫星的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专家点评(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天基测控网将极大提升我国的航天测控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记者 李宣良、黎云、王经国)

  神七在轨飞行第9圈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入轨道舱,开始对舱外航天服进行组装和检测。

  我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组装及测试是交替进行的。组装过程中,航天员头戴耳机和头灯,身着蓝色的舱内工作服,在“飘浮”中一人操作,另一人读操作手册进行确认。

  “钻”进服装后,航天员进行了服装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一切正常。

  26日晚,两件舱外航天服组装检测完毕。翟志刚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第一次在茫茫太空中的神七轨道舱内亮相。

  专家解读(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飞船发射时,舱外航天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穿衣”首先要启封、组装并来测试。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仅“启封”项目就分为21个操作单元,像“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单元又包含了12个大步骤,每个步骤还有数十个动作。

  因此,“穿衣”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十几个小时,而他们真正“穿上”服装只用了几分钟。

  身穿纯白色“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和身穿米白色“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在活动空间不足5立方米的轨道舱内来回“飘荡”,进行了移动训练和设备模拟操作训练。

  虽然穿上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显得有些“臃肿”,但他们的动作仍然称得上灵活。

  轨道舱的画面是由安放在舱内的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画面中,摄像机镜头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分外引人注目。

  训练持续了1小时左右,两位航天员把整个在轨准备和舱外活动预演了一遍。之后,他们进行了几个小时的休息。

  专家解读(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虽然航天员在地面上已接受了大量出舱活动的相关训练,但地面上的失重水槽等设备是不能完全模拟出太空失重、真空等综合状态的。因此,在正式执行出舱任务前,航天员有必要进行在轨训练,体验失重状态下移动和操作的特点,并且要找好开舱门的位置和手脚的着力点。

  27日中午,航天员开始出舱与过闸准备,把轨道舱里不能耐受低压的物品转移到了返回舱。

  这些物品包括:食品、供水器、饮水嘴、尿液储箱管路、手持摄像机、医学检查用的血乳酸仪等。

  几位航天员把这些物品妥善打包后,传递到返回舱,并捆绑固定好,随后关上了轨道舱与返回舱之间的舱门。

  专家解读(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游巍):神舟七号的轨道舱既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又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过渡”地带即气闸舱。稍后进行的泄压行动,需要把轨道舱里的气压降到与舱外真空接近的状态,所以在泄压前,航天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

  当然,在“搬家”完成后,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必须关上,否则,返回舱也成了真空、低压的“太空舱”了。

  遥测信号再次“搜索”到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将“飞天”与“海鹰”舱外航天服穿戴完毕。与上次试穿相比,这次穿着用了更短的时间。

  舱内摄像机自下而上,“扫描”着身穿“飞天”的翟志刚。在他头顶,是通向太空的轨道舱舱门。

  专家解读(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翟志刚所穿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它不仅仅可以防止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还能持续4小时之后提供十分适宜的氧气、温湿度、大气压力环境。

  穿好舱外航天服之后,地面需要对航天员的生命体征和体能情况等进行测定。假如没有运动病且体能状态好,航天员就可进入下一步程序。

  由远望五号测量船传回的画面显示,在这一期间,身穿“飞天”的翟志刚扶住舱内扶手,一直静静“站”在轨道舱内。

  专家解读(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在舱外航天服加压的过程中,轨道舱慢慢泄压。其间,航天员需要吸氧排氮。

  航天员吸入纯氧约半个小时后,可置换完血液里的氮。泄压完成之后,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站在舱内接近零压力的环境下,已经相当于站在舱外的太空环境中。

  轨道舱气压由70千帕泄至2千帕时,舱外航天服转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却。此时,舱外航天服里的压力是40千帕左右,轨道舱则逐步接近真空。

  16时34分,地面下达出舱指令。翟志刚“浮”到轨道舱舱门附近,伸手转动舱门手柄。圆圆的舱门很像一只井盖,舱门手柄则像表盘上的指针。

  没有着力点,翟志刚一手握住身旁的扶手,一手去拉舱门,隐约传来他用力时的喘息声。

  多次“使劲儿”,舱门终于打开一条缝,神舟飞船第一次向宇宙敞开大门。一道明亮的蓝光照进舱里,把半个轨道舱也染成了天蓝色。

  专家解读(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游巍):轨道舱舱门重约20公斤,有170多个零部件,门体为铝合金材料,机件为钛合金材料,通径为850毫米。

  航天员开关门的时候,转动750毫米长的开关手柄,力通过机件传到中心主轴上,再放大到门框的压紧锁块上,以此来实现门的开关。

  门框上装有3个压紧开关。如果轨道舱泄压不充分,舱内外压力差过大就会导致舱门打不开。为此,压紧锁块上专门设计了突出物,当航天员转动手柄60度的时候,突出物把舱门顶起一条肉眼看不到的缝隙,待空气泄尽,再继续旋转手柄,舱门就打开了。

  如果还不能打开,有一根L形的舱门辅助工具,异常情况下可以用它当撬杠开舱门。

  这中间,还有一次小小的“插曲”:地面测控人员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留在轨道舱的刘伯明迅速检查了船舱,回复:没检验测试到火点。

  虽是一场虚惊,却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然而,舱外的翟志刚动作始终镇静稳健。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翟志刚用他洪亮的嗓音,说出了世界上第354个出舱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的第一句宣言。

  专家解读(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出现火警,最后被证明是一场虚惊。一个感烟探测器,在真空环境下失效了,于是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显示为出现了火警。实际上,当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下,没有氧气,是不有几率发生火灾的。

  我们对出舱活动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无论地面模拟多么接近,毕竟不能完全与天上一样。

  翟志刚全身已“飘”在太空里。他左手抓住出舱扶手,右手接过刘伯明送上来的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向着太空挥舞起来――此刻,指控大厅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鲜红的旗帜、雪白的“飞天”、银色的飞船、深黑色的太空,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把国旗送回舱里,翟志刚继续“行走”。他两手交替攀住扶手,缓缓移动,身体几乎“倒立”在飞船上。

  其间,粗粗的电脐带缠挡在了翟志刚两腿之间。他用力固定住身体,两腿轻轻踢动,顺利绕过了电脐带。

  专家解读(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太空中不一定力气大就能“干活”。对航天员来说,身体没有一点可以依靠的发力点,只能在安全系绳挂钩的帮助下,通过手在飞船舱壁把手上位置的改变来实现身体的移动。

  翟志刚两手攀住飞船扶手,两脚探进了船舱。反复试了几次,他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着力点,把第一根安全系绳解开。此后的第二根安全系绳就顺利得多,几乎是一眨眼间,他就解了下来。

  随后,他试着把身体连同那个硕大的背包“塞”入船舱。微微调整了几次,他很快通过舱门,随即缓缓“沉”入了神舟七号轨道舱。

  透过打开的舱门向外望去,能够正常的看到一片白色、蓝色、绿色交错的晶莹纹理――这就是太空中美丽的地球。

  专家解读(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游巍):当航天员返回轨道时,必须确定舱门密封严实,安装在门框上的舱门快速检漏仪在十几分钟之内就能判断出舱门是否关闭完好。

  舱门检漏进行了10分钟左右,航天员又关上泄压阀、打开复压阀。 轨道舱与舱外服顺利升压。确认安全后,航天员脱下了舱外服。

  这时,飞船渐渐飞出阳照面,太阳变成了地球边缘一盏金色的明灯。不久,太阳渐渐沉入地球背后,地球边缘被镶上了一道明亮的光边,随着飞船的运行,光边渐渐黯淡,最终与地球的身影一起,消失在黑暗的茫茫太空。

  专家解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当舱内压力升至40千帕时,就可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了。这时,我们都完全放心了。航天员表现很出色,圆满完成了全部出舱任务。作者: 张汨汨、白瑞雪、田兆运

  “这一次志刚应该能‘飞’了,如果再错过,他还是会继续努力。”24日,翟志刚大哥翟志强说。弟弟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翟志强也有些许遗憾。第三次入选梯队,翟志强感到骄傲之余,也默默替弟弟祈祷:“完成使命,平安回家”。

  “他这次入选的消息还是媒体告诉我的,志刚打电话从来不说工作的事,我问他也不说。”翟志强说。“这几天已经有上百的记者了,接的电话也老多了。”翟志强说,他是16日早晨接到某电视台的采访电话,才知道翟志刚入选神七宇航员梯队的。

  两兄弟最近一次见面也是去年8月份的事情了,当时翟志刚因为出席齐齐哈尔的一次活动,特意接了兄弟姐妹到齐齐哈尔团聚。

  “平时经常打电话,但也就是唠唠家常,说说家里的物价、地里的农活之类。”翟志强说,弟弟上一次打电线月初,也只是问问“家里有没有困难,缺什么没有”,语气也没有特别之处。

  翟志强家简陋低矮的平房里,有一幅海报和一个挂历显示这个家庭与航天有关,都是翟志刚穿着航天服和其他宇航员合影的海报。翟志强说,这是弟弟邮回家的。

  今年42岁的翟志刚入选航天员队伍已经10年,两次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2003年“神五”飞天前,翟志刚和杨利伟、聂海胜同时成为“神五”的备选航天员。作为备选航天员,他们一直将杨利伟送到“神五”舱口。当所有镜头灯光都对准杨利伟时,他们一直微笑着向人群挥手。

  在“神六”发射前,翟志刚再次成为热门人选,而同样可惜的是,他再次失之交臂。

  对此,大哥翟志强也有些许惋惜,翟志强说:“能到真太空才是真航天员。他能三次入选,首先就证明了他的实力,而两次落选的经历,也会让他更成熟。”

  翟志刚一直努力,等待实现飞天梦想,他之前打电话对大哥说:“如果再与‘神七’擦肩而过,我还是要继续努力。”

  开始知道弟弟要出舱行走的时候,翟志强有些担心,“这毕竟是中国首次。”翟志强打听出舱行走的过程,打听舱外航天服。了解之后,担心变成了放心。

  如今,翟志强已经把自己的小平房屋里屋外收拾干净,等到飞船发射的时候,会有好多亲戚朋友和全国的记者来家里看直播。

  “志刚非常孝顺母亲,现在母亲去世了,他也很关照在老家的兄弟姐妹,时常寄钱回来。”翟志强说。

  翟志刚幼时家境困难,由于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家全靠母亲贾桂芝卖瓜子支撑。从中学到高中,翟志刚每天放学到家就做饭,然后骑自行车把妈妈从镇上接回来,再帮妈妈炒一锅瓜子,而后匆匆赶回学校上晚自习,六年里风雨不误。

  空军飞行学院来招人了,翟志刚高兴地报了名。得到考上消息的那天,母亲比翟志刚都高兴,“哎哟,我老儿子可出息啦!”

  贾桂芝向邻居借了20元钱,给儿子翟志刚买了一个旅行包。母亲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给儿子带的,便炒了一锅瓜子装到旅行包里,可还是撑不鼓包,老人对着旅行包默默流泪。

  临走前一天,母亲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一张带着体温的5元钱,硬塞到儿子手里。翟志刚将一个用纸糊的小箱子留给母亲,里面全是硬币,这是他高中3年积攒的零用钱,足有100多元,看到这些全家人都哭了。

  2003年母亲病危时,家人为了不耽误翟志刚备选“神五”的训练,一直瞒着他,直到母亲离开人世。11月21日,噩耗传到北京航天城的翟志刚家中。母亲去世两天后,翟志刚回到了家,进屋就跪在母亲的灵前磕了3个响头,泪流满面地看母亲最后一眼。

  熟悉翟志刚的人都知道,翟志刚性格爽朗,属动静皆宜型的那种。他喜好研究书法,有时间静下,他甚至可以琢磨出“翟体”来。他又爱动,家中凡是给儿子买的玩具,甭管是电动的,机械的,拼装的,先由他折腾溜了,再当儿子的技术指导。他喜欢看体育比赛,从台球到足球、篮球,都会让他目不转睛。

  翟志刚的交谊舞技是备受推崇的,每次办舞会,他的潇洒舞姿总令大伙儿折服。他还对赵本山痴迷透顶,每当电视中出现赵本山的节目,翟志刚总会停下手中进行的活计,盯住屏幕不放眼。模仿起赵本山来,那神情,那语调,那方言,也是形似神兼。

  这位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航天员,在当飞行员时就曾当过《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

  “神七”即将发射,龙江县人对翟志刚寄予的希望也越来越大。龙江县实验小学在综合课上专门为学生介绍翟志刚的事迹,有的学生甚至对翟志刚曾经开过的飞机型号脱口而出。

  翟志强说,弟弟已经当了10年航天员了,飞天是他的理想。“现在,我们都希望志刚实现飞天梦,航天员最终还是得上天的。”

  主要经历: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二级航天员,副师职。2008年5月,入选神七航天员乘组。

  “我太高兴了,我为我弟弟骄傲。”昨晚,齐齐哈尔龙江县翟志刚家人的新居,当宣布翟志刚成为神七航天员时,翟志刚的二哥翟志勇说。当晚,翟志刚家人的客厅里挤了上百人,共同等待宣布航天员的消息。

  “神七”待发,吸引了世界目光,作为热门航天员人选的翟志刚在其家乡也备受关注。

  如今进入龙江县城,不管是开出租车的还是蹬三轮车的,只要说到翟志刚的家,他们一准会说,“是那个航天员家吧”。走到翟志刚大哥家附近,邻家大婶看到外地人,会直接告诉“那家是老翟家”。

  21日,龙江县几家企业联合出资,为翟志刚的家人在龙江的最繁华地段购置了一套117平方米、在当地价值27万元的新房。

  虽然大哥翟志强至今不肯接受这套房子,但是昨晚,翟志刚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还是出现在新房客厅,一起观看航天员见面会。

  相比原来低矮、陈旧的小平房,这套117平米的新楼房大了很多,30多平米的客厅被20多位亲朋和近百名记者挤得满满的。

  当翟志刚第一个出现在见面会现场的时候,整个房间都被震动了,掌声和欢呼声告诉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翟志刚的人,龙江县的翟志刚最终成为神七航天员,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昨天的发布会现场,翟志刚的保密工作再次得到了演绎,当大家听到翟志刚的简历时,翟志刚家乡的领导和家人才知道,原来他早已经是副师职了。

  航天员见面会之后,面对媒体的围堵,大哥翟志强左突右击地跑出包围圈,而二哥翟志勇成了众矢之的。“我太高兴了,我为我弟弟骄傲。”二哥翟志勇拨开人群大口喘气。

  这段时间,在黑龙江依安县客运站“趴活”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刘伯明,太多的记者从这里坐他们的车去寻找航天员的家。

  出租车从县城一路开到红星乡,随便找个三轮摩托,坐在车上,乡村土路上尘土飞扬,不一会,到了几间黑铁皮房前,“到了,这就是航天员的家”。

  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身体并不好,但最近很忙,大部分时间用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刘伯明担心父亲的身体,电话叮嘱他“接待归接待,千万别累着”。

  19日中午1时,每日必须午休的刘志生,带着歉意告诉记者“得休息会”。一会儿,小卧室的炕上,就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刘家这套两间半的砖房有70多平方米,是依安县政府出资为刘家购买的。之前,刘志生一直租房。

  房间墙壁上挂的全是刘伯明的照片,其中有接见他们航天员的。电视机旁边的挂历上,身穿白色宇航服的刘伯明,面带微笑,时间停留在2007年7月。

  40分钟后,午休出来的刘志生,谈起儿子与“神七”时很保守,“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确定他一定能飞天。”

  “直到他通过了最终的考试,走出了家门,我也没看出他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想到他将来能成才。”刘志生说。

  而刘伯明放弃高考的理由也很简单,家中排行老二的他跟父亲说,“当了兵,吃穿都不用家里花钱”。

  刘志生觉得,刘伯明是个“蔫孩子”,从小少言寡语,但爱琢磨,喜欢拆东西,家里新买的收音机他给拆了再组装上,居然还能用,花好几天做的小风扇也有模有样。

  刘伯明从小不愿意表现自己的性格,让刘志生没能发现儿子在很多方面的天赋。但父亲坚持认为,儿子能成为航天员,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勤奋。

  刘伯明的舅舅张再玉则回忆,中学时的刘伯明出门放猪,晚上猪回家了,却不见刘伯明的踪影,刘伯明的几个兄弟四处寻找,四弟刘伯忠在村里的小路边找到了他,而他正抱着一本书入迷地看。

  2005年,刘伯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神五”出局后的日子里,基本上每天都在看书,写笔记,“当时我就是这种感觉,你只有刻苦地努力,准备到了,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抓得住。”

  他亦曾坦言,高中辛苦的走读生活,磨炼出了他竞争的性格,特别要求上进,特别胆大、敢于奉献。

  高三时的班主任张福林回忆,刘伯明在班里成绩一直是前三名。“要是不考飞行员,刘伯明一定能考上大学。”张福林说。

  多年以后,刘玉芝仍记得,学校运动会,她向二哥要钱,刘伯明把在学校用来买饭的一元钱给了她。

  “20多年前,冰棍才3分钱一根,1元钱能买很多东西。”刘玉芝现在还记得二哥给她的那一元钱。

  如今已是依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张福林,印象最深的是,刘伯明是班里惟一不住校的学生,每天骑自行车往返20公里,冬天进教室,脸上常挂着霜。

  “那时住宿一个月才几元钱,可他家读书的孩子多,所以甘愿省下住宿费。”张福林说。

  对刘伯明,张福林有个骄傲,这个骄傲来自于这个学生的守信。从军后的几年中,刘伯明每次获得嘉奖都会写信告诉他。

  张福林回忆,当年刘伯明就读空军预校时,刘伯明应他的要求承诺:每次得优秀,都要给他写封信,通信一直持续了两三年。

  如今,谈起这个骄傲的时候,张福林也有遗憾。刘伯明每次写四五页的信,“20多年来搬了六次家,那时的信件早已找不到”。

  但师生间的联系至今未断,张福林的手机里还存着刘伯明中秋时给他发的祝福短信,而他回信息前,还特意在纸上打了个草稿,一条二百多字的短信发了半个小时。

  他给儿子打电话,刘伯明只告诉他,自己的状态不错,涉及到详细情况则回答说,“这是秘密,不公开,该公开时,我不告诉你,你也得知道。”

  刘伯明当上飞行员后,每隔两三年才能在春节时回家探亲,但爷俩促膝谈心的时候并不多。最近通电话时,刘志生更加注意,对儿子心理有影响的话,一句不提。

  在入选航天员前,刘伯明已有9年的战斗机飞行经验。不同于刘伯明的兄弟老师们的荣耀感,这位父亲更多的是担忧。

  “升入太空和开战斗机不一样。如果伯明真能如愿,我这当爹的还挺担心儿子的安全。”

  刘志生还担心,等到飞船升空当天,这套小屋子和小屋里的小电视,恐怕不够大。

  “直到他通过了最终的考试,走出了家门,我也没看出他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主要经历: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六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2008年5月,入选神七航天员乘组。

  “比儿子伯明娶媳妇时还高兴。”昨天,神七三名航天员正式宣布后,宇航员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的喜悦溢于言表,多年不再剪纸的他重新剪了喜字,贴在墙上。

  昨日下午,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刘伯明老家,父亲刘志生忙活着两件事:接受媒体采访和剪纸。

  宇航员名单未公布前,这位64岁的老人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剪着纸,一边用眼睛瞟着电视。

  17时许,刘家十几口,分三排坐在电视前,刘志生直盯电视,一言不发。刘家十几平米的客厅,聚集了近40人。同村的小孩,站在窗台上张望。

  “出来了,最右边那是我哥。”刘伯明的妹妹刘玉芝大喊,小屋里响起一片掌声。

  “我哥眼睛小,刚才都没看见他睁没睁眼睛,不过还是最帅的。”刘玉芝的话引起笑声一片。

  “请相信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当电视上的刘伯明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刘家客厅的掌声达到最高分贝。

  “放心了,儿子伯明终于能如愿驰骋太空了。”因为儿子曾经错过神六,看完电视后的刘志生这才丢下了担心。

  名单公布后,刘志生告诉记者,他现在比儿子伯明娶媳妇时还高兴,大红喜字贴在窗外,起初嫌不好,撕下来重剪,然后再贴上。他说,他晚上可能还会彻夜难眠。

  刘志生两位年过七旬的姐姐特地坐火车赶来,他的两个儿女请假回家,小院前红旗飘扬,四挂红鞭炮,横穿乡村小路。

  运城市区东行10余里,水泥路两侧的棉花长势正盛,景海鹏年迈的父母每天依旧在田间忙碌:在一亩半的口粮地里,种着贴补家用的粮食和棉花。而在千里之外,42岁的景海鹏正在等待去到更远的地方。

  1966年,景海鹏出生在运城盐湖区的东杨家卓村。从1985年景海鹏入伍至今,他只回过两次家,其中一次还是带新婚的妻子回来见见父母。

  景海鹏从小就是这个贫穷农家的骄傲。从小学开始,成绩优秀的景海鹏就把自己获得的奖状挂满了整整一面墙。

  1985年1月,部队在运城解州中学挑选飞行学员,当时即将毕业的景海鹏被选中了,他去的地方是后来被称为飞行员摇篮的保定航校。那一年,景海鹏19岁,身高1米72,热爱篮球,然而依然沉默内向。

  第一年做学员时,景海鹏每月都会给家里写信,但是内容永远单一:除了简单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琐事,就是叮嘱父母照顾好身体。即使后来家里安装了电线分钟,并且从来不涉及工作,“他说这是秘密,部队规定不让说。”母亲王珍玲说。

  1993年春节,景海鹏带着妻子在自家的院子举行了婚礼,这也是他参军8年后第一次回家。

  1996年的11月24日,身体素质一直很出色的景海鹏参加了航天体检,在一年半的复选后,他成为了中国首批航天员。

  如今在堂屋的柜子上,摆着景海鹏一家三口的合影。照片里的景海鹏穿着航空服,身着军装的妻子依偎在他身旁,11岁的儿子站在他们身前,一家三口笑容一致。

  大年初六他一个人到母校访友,曾是景海鹏师弟的高毅兵已经是解州中学的副校长,他还记得当时景海鹏穿着一套普通军装进校,身边只有学校的书记刘庆元陪着。高毅兵以为师兄在外20年认不出老友了,谁知见了上来迎接的老同学,景海鹏还能喊出很多人的名字,连口音都没变,“他和我们都拥抱了,劲儿真大。”高毅兵说。

  在特意为景海鹏举办的同学聚会中,景海鹏和同学聊的最多的是上学时的故事,问得最多的也是同学们的近况,很少谈他当上航天员的经历,“他没有架子,也生怕同学把他抬得太高产生距离。”不想扫男同学的兴致,但是又得遵守部队纪律,那天景海鹏以水代酒。

  航天员大队长申行运认为,在神七正选的三人乘组中,景海鹏的性格特点其实在活泼的翟志刚与沉稳的刘伯明之间,他“思维逻辑性好,学习下苦功”。

  很多人都提到了景海鹏对篮球的痴迷,在部队中他一直是篮球主力,司职右前锋。曾是景海鹏同班同学的刘庆元还记得,1984年运城地区举办高中篮球联赛,凭借着景海鹏的出色表现,解州中学在决赛最后时刻,景海鹏以一个“压哨三分”帮助自己学校夺冠。

  负责选拔训练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田立平对景海鹏最深的印象来自他的航天员手册,景海鹏的那本小册子总是写得密密麻麻,有各种方便记忆的标注。如无意外,这本册子将跟随这个已人到中年的航天员,在梦想多年之后真正飞往太空。

  三年之前,景海鹏和刘伯明曾经说过,如果他们飞往太空,他们将在太空说一句让全人类惊喜的话,而且这个惊喜将会超过阿姆斯特朗那句“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现在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这个惊喜的到来。

  昨日下午,66岁的景靠喜特意穿了一件笔挺的天蓝色衬衫,每看到进入景家的乡邻,就主动迎上去往堂屋请,“看电视吧,马上直播了。”虽然离航天员见面会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景家院子里,光亲戚就挤了40多人。

  昨日下午,景海鹏在运城地区的亲友几乎全部来到他家。附近的乡亲也纷纷涌进景家小院,到下午3时左右,不到40平米的小院和两间屋子已经挤了近百人。

  下午5时30分,随着三名航天员出现在电视画面里,景靠喜与老伴王珍玲目光开始聚焦在电视屏幕上,身旁众多记者的闪光灯也没有能打扰到他们。

  得到儿子被确定执行神七任务的消息后,景靠喜拍手说,心里的石头落地了,现在就等着儿子凯旋。

  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余小时,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六号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级。来源:新京报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5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从首次问天到太空漫步的跨越。

  三次载人飞行,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永恒记忆。神七飞船的成功返回,再次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经典的一幕幕。

  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见证了神舟每一次壮丽的起飞。同样的发射塔架,同样的船箭组合体,3次发射却如同3幅色彩各异、浓淡有别的中国画。

  白天是从夜晚开始的。2003年10月15日9时,一轮淡淡若无的圆月还挂在万里无云的晴空,金色阳光已经铺满了天空下的原野。

  “5、4、3、2、1……点火!”火箭橘红色的烈焰划破了秋日的戈壁长空,尔后变成一个小小的亮点,飞出了人们的视线。

  离开发射场时,火箭在天空留下的一抹白烟,汇成了一条龙的形状,久久不曾散去……

  黎明前的一场雪,没有在戈壁滩上留下任何痕迹。天空中,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

  2005年10月12日9时,火箭起飞,一路破云而入,在天幕上划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线。

  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坐在火箭箭体上往下看”这个不可能的动作的画面,实时传回地面。

  无边的夜色中,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着水晶般的光泽。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火焰从火箭底部猛地喷射出来。托举着神舟七号的火箭缓缓升空,尔后加速飞行。

  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划破长空。神舟七号如同一颗星星,消失在了墨蓝色的天幕之中。

  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显示,3名航天员以半卧姿势躺在座椅中。火箭高速飞行中,他们神情轻松,或专注地盯着仪表板,或翻看飞行手册,或向地面人员挥手……

  如果说杨利伟还是有些小心翼翼地开始太空生活的话,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2天又20小时的飞行,如同一次更为轻松、美妙的旅行。

  杨利伟抬起手臂,揭开头盔的面罩,面对摄像机做了一个“V”字形手势。他拿起书和笔,随即松开,笔在太空失重环境下飘浮起来。

  该吃早饭了。杨利伟拿出一块像水果糖一样的食物,轻轻咀嚼着,还用航天服上的塑料吸管吸了一口水……

  飞船飞行第15圈,聂海胜和费俊龙吃起了热腾腾的早餐。食品加热器和“太空马桶”,都是第一次带上神舟飞船。

  2005年10月14日16时许,费俊龙半蹲在地上,用双手撑住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国人在太空中的第一个前滚翻。

  费俊龙笑着看了看正在给他拍照的聂海胜,好像在说:“你不想也来玩一玩吗?”

  这4个筋斗,大约用了3分钟。以神舟六号飞行7.8公里/秒的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筋斗“翻”了约351公里。

  飞船刚刚入轨,翟志刚就迫不及待地放开手中的飞行手册。刘伯明轻轻一碰,手册在空中慢慢地翻转起来,景海鹏随即放开了绑在另一本手册上的笔。

  仿佛是为了弥补费俊龙在神六飞行中“照片拍得太少”的遗憾,2008年26日13时30分,景海鹏拿着相机到飞船的左舷窗开始了一串连拍。大概是对照片不太满意,他在检查了一通之后,再次贴着窗猛按相机按钮。

  3分钟后,景海鹏把原本已经打开的返回舱舱门往下一拉,双手举着相机拍摄他的两位同事。接下来,他的拍摄角度,又转移到了飞船的右窗。

  3次载人航天飞行,都担负着突破关键技术、考核各大系统的任务,并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

  飞行为杨利伟安排了两次睡觉时间,但他只睡了半个小时――他想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失重实验。

  “我把飞行手册、摄像机皮包、笔和电池板这么多东西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推,它们就会飘动旋转,很有趣。我还解开束缚带让自己飘在空中,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旋转,尽可能做各种动作,体会身体的感受。”

  这一切,都被杨利伟记录下来并带回地面,成为此后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宝贵经验。而从他进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国变成全球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费俊龙拉着扶手和助力绳站起身来,用力把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拉开,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来回穿梭。他们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第一次进行压力服穿脱试验……中国变成全球上第三个可以有效的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飘出飞船,开始执行中国首次出舱活动任务。

  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

  接过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巨大背景下,五星红旗徐徐飘展。随后,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

  每一次移动之前,翟志刚都把身上的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就在返回之前,连接着翟志刚与飞船的电脐带缠绕到了他的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的“麻烦”。

  17时,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内蒙古中部草原,神舟飞船回家的地方。3次飞行过程不同,但每一次返回都是同样的完美。

  奇迹出现了。当日4时,呼啸的寒风像个玩累了的孩子,开始沉沉地“睡”去。5时,风速“按计划”降至标准范围之内。

  主降落伞打开几十分钟后,返回舱成功着陆,杨利伟从返回舱探出头来,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

  前往着陆场迎接杨利伟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忆说,草原上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那么多人来,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亢奋的漩涡中心,现场每个人的情绪就像烈火被飓风“呼”一声点着了。

  面对记者们递过来的话筒,费俊龙说:我们这次太空飞行非常顺利,舱内工作生活环境很好,现在身体感觉不错。

  聂海胜说:我们在天上飞行,可以感受到有无数人在时刻牵挂着我们,感谢祖国和人民的关心厚爱。

  28日17时30分许,一朵红色条纹的降落伞在灰蓝色的天空中渐渐清晰。降落伞下方那个小小的黑点,就是巡天归来的神舟七号返回舱。

  经过医监医保检查和重力再适应之后,一天前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第一个“足印”的翟志刚迈出右腿,在地球上留下了他从太空归来后的第一个脚印。

  夕阳映着他们的身影,映着他们向祖国和亲人献上的军礼……(完)(参加采写记者:白瑞雪、孙彦新、徐壮志、李宣良、黄明、张汨汨、樊永强、黎云、梅世雄、吴登峰、王玉山、王经国)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详细]